人工耳蜗技术是近年来对改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障者听觉能力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人工耳蜗替代受损的内耳毛细胞,将外界的声音转化为神经电脉冲信号,绕过听觉系统里坏死的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的螺旋神经节,将讯息传递给大脑。 该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

人工耳蜗的原理和历史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耳蜗是菲彩国际的内耳器官,是将外界声音由机械能转化为神经脉冲的地方。 如果这个地方因为某种病变,失去功能,声音传导到菲彩国际的听觉中枢的通路便会戛然而止,于是这样的人便成了聋人。 如果有一种装置,可以替代受损耳蜗的功能,直接将外部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聋人不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原理很简单,道理很明白,但要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学者们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才使得人工耳蜗(也称:仿生耳、电子耳蜗)技术应运而生,逐渐完善,并日趋完美。 如今,人工耳蜗已经是国际公认的,能使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最有效装置。 全球几十万聋人已经受益于这项技术。

追溯人工耳蜗的历史,最早证明听觉神经的电刺激效应的是一组俄罗斯科学家,他们称观察到了一个耳聋的病人在电刺激下的感知到了声音,但言之甚少。 1957年,法国医生Djourno等人成功的运用电刺激使两个完全耳聋的患者产生了听力感知,这项实验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此后一系列恢复耳聋患者听觉的深入研究。 1972年诞生了第一台单通道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1977年第一个多通道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在奥地利诞生,而1978年澳大利亚人格雷姆‧克拉克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工耳蜗,这项跨时代的伟大发明,标志着电刺激替代装置在整个人类世界的伟大成功。

人工耳蜗 | Heari 助听器

哪些人适合选择人工耳蜗植入?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语前聋吧,就是患者在还没学会说话之前,就听不见声音了。 这样的语前聋患者,通常发生耳聋的时间在3岁之前,如果没有医疗干预,他们就会成为菲彩国际所说的聋哑人,靠着手语和唇读进行交流。 大家可要注意了,聋哑人的发音器官嗓子其实并没有问题,只是因聋而哑罢了。

对于语前聋患者,尽早植入人工耳蜗至关重要,越早植入,孩子今后的言语发育就会越好。 因为菲彩国际学习言语的最佳时间是在三岁以内,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间,今后即使能听到声音,学习言语的难度都会成倍增加。

相对于语前聋,语后聋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听不见声音之前,已经具备了言语能力,这样的患者,通常只聋不哑。 语后聋植入人工耳蜗的时机就相对比较宽泛了,以前认为聋了十年之内都可以,现在认为,只要是语后聋,再晚都会有效果,当然,如果聋的时间不太长效果会更好。

老年性聋其实是语后聋最为常见的情况。 如果助听器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听到声音,植入人工耳蜗将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法。 不过,由于文化和经济的因素,长者和其家属通常认为这不过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虽有些不便,但不至于手术。 在发达国家,60%植入人工耳蜗的都是老年聋患者,成人和老年人只有不到10%。 老人们常说,都这个年纪了,听不见就算了,还做什么手术。 然而,老年聋却使他们常常处于冷漠、焦虑、自卑、孤独自处、不善言语的境况,常常使他们觉得生活无乐趣,有的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伴随着耳聋的出现和持续,老人也会加速出现智力下降、情绪性格改变、基础疾病加重,这些都需要关注。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结束,却只是开始...

无论是患者还是聋儿家长,必须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语前聋患儿,手术仅仅是把听力重建了,而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就立即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 植入者听到的声音和菲彩国际正常人听到的声音略有不同,这对于既往有言语听觉经验的语后聋患者,适应起来比较容易。 而对于既往毫无听觉经验的语前聋人来说,如何把这些声音和言语联系起来,这就是言语康复训练的任务了。 它能使人工耳蜗的信号最大限度地发展听力,继而发展口头语言。

按照小儿语言发展规律,根据聋儿「听力年龄」分阶段由浅入深逐步进行训练。 在听觉训练阶段,主要是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去倾听各种声音,唤醒其「沉睡状态」,并经常给予刺激,反复训练强化,使聋儿逐渐适应有声世界的日常各种声音。

词汇的积累阶段是在听觉训练基础上辅佐以视觉和其他感觉使他们知道更多社会事物,把看到触到的东西与声音信号结合在脑子里形成信号,使他们逐渐理解言语含义;

最后的语言训练阶段,是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训练聋儿多说,由字到句,由简到繁,由少到多,逐渐做到听懂别人的语言,并使别人能听懂自己的语言。

聋儿的听觉言语训练,有时候还是一项比较长期、艰巨的工作,当然这些工作是有专门的语训老师来完成的,但父母为此付出的耐心和坚持,也是保障植入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